Email:wang1205@eastday.com
» 访 客登 录注 册找 回 密 码风 格面 版设 施帮 助
网站站论坛欢迎您!
您的位置:栋天福地 8 关栋天艺术论坛 8 媒体报道 8 [转帖]《廉吏于成龙》戏好角棒演不衰(新闻午报2006-09-25)

您是本帖的第 1337 个阅读者 ┆
贴子主题:[转帖]《廉吏于成龙》戏好角棒演不衰(新闻午报2006-09-25)  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楼 主
[转帖]《廉吏于成龙》戏好角棒演不衰(新闻午报2006-09-25)

《廉吏于成龙》戏好角棒演不衰 经历4年70场打磨昨晚“受检”赢得数十次掌声

由上海京剧院根据王永泰小说《清官于成龙》改编创排的新编历史京剧《廉吏于成龙》,历经4年70场演出的考验,以及11次大改、无数次小改的“疯狂”打磨,昨晚终于在逸夫舞台接受了“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”评审小组的检验。 

  好评如潮 

  昨天晚上,逸夫舞台的上座率高达9成,观众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先后爆发出数十次掌声。当刚正不阿的于成龙吐出“为官一任凭的是四个字:天、地、良、心”这句铿锵台词时,全场观众一片叫好。而于成龙和康亲王对阵的“酒戏”也备受观众青睐,精湛的台词、圆熟的唱腔和到位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多次喝彩。在中场休息时记者采访了一些观众,发现无论男女老少,甚至是老外都被这出戏深深吸引,他们对剧本和演员赞不绝口。范先生是特地带着老伴从外地赶来看“于成龙”的,并自掏腰包花了600元钱买了两张第一排的票:“这钱花得很值,虽然讲历史故事但很有现实意义,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,勾画出正面人物的性格和人情,老百姓看了觉得特别真实也非常亲切,衷心祝愿它能通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评选。”15岁的中学生小李和母亲是一起抱着新鲜感来看京剧的,他们母子表示:“以前觉得京剧是很难看懂的,但是这部戏台词写得很好,通俗易懂,故事看得很流畅,主题也很鲜明,这样优秀的京剧作品让我们这些不懂戏的观众都很有兴趣。”此外,现场还有不少老外一边饶有兴致地看戏一边相互交流,当记者上前询问这样一个中国的历史故事他们能否理解时,他们表示一旁的字幕上英文翻译得很明白,因此他们完全能看懂这个故事,而且京剧演员的独特唱腔很有味道。情节 

  相比最初登上舞台的版本,经过多次修改的《廉吏于成龙》情节发展更为紧凑、人物情感发展更为合理、唱腔音乐更为悠扬好听。据导演介绍,此次《廉吏于成龙》的修改在保留原有的以人物为中心贯穿全剧的叙述方式基础上,着重描写于成龙的人格魅力;调整第一章的结构,删减枝蔓,强化重点,达到戏剧节奏和观众的欣赏节奏同步;第三章既要秉承前两章不正面表现“通海案”的做法,又要让“通海案”余波延宕下来,成为康亲王等不信任于成龙的诱因之一,最终导致于成龙因“通海案”而大伤元气,处境困难。 

  全剧重新梳理人物关系,尤其是于、康的关系,在康亲王应允于成龙请求的同时,增加康亲王对于成龙的疑惑和不信任因素。修改后的该剧仍然将勒春定位于小人而非坏人,强化他作为八旗子弟与康亲王之间天然的密切关系,同时将他一系列挑唆行为的动机定位在对于成龙的猜疑和不信任上,而不只是贪图于成龙的官位。在表现于成龙人格魅力的同时,挖掘他作为清官苦涩、无奈的一面。酒戏《廉吏于成龙》自创排以来,在全国各地整整演出了70场,也拥有了一批“廉吏”戏迷。要说这部新编剧最大的魅力,除了好听的唱腔、好看的舞台外,精彩的剧情也是该剧盛演不衰的佐证之一。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数剧中的几场“酒戏”。刚刚上任的臬台于成龙和总揽地方大权的康亲王没有私交,为了公事赛酒。而为求康亲王批准将已成定局的大冤案破例重审,于成龙又以自己的海量缓解案情,解决了问题。再就是康亲王在听信谗言后,以为于成龙藏有搜括来的财富,亲自到于居处查看,于以水代酒,使康愧悟。 

  几场酒戏成为剧中最精彩的华彩乐章,也赚足了观众的掌声和喝彩。对此,著名剧评家刘厚生坦言:“用斗酒来解决重大的官场矛盾,更是宗室亲王同中层新官之间权力悬殊的对抗,这在现实中似乎难以让人信服,但尚长荣和关栋天演得真实顺畅,观众看得高兴又过瘾。这就是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,在生活真实的前提下,发挥艺术想象,出奇制胜,适度夸张,从似乎不可能的‘疑无路’中找出令人信服的‘又一村’,让人领略了生活的真善和艺术的美。”音乐 

  《廉吏于成龙》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唱腔音乐一直是为戏迷们所着迷的地方,而此次在音乐唱腔方面也做了一番调整。唱腔设计尤继舜介绍说:“这次在音乐方面我们进一步梳理了主题音乐,保持民乐配器和音乐形象的质朴和个性化;保持目前小型的乐队编制,以适应演出市场的要求;保留大部分唱腔,重点打磨一些核心唱段,着重刻画人物心理;强化乐队训练,重点解决演奏情绪节奏和个别声部(如唢呐)的音准问题。” 

  此外,在舞美设计方面,《廉吏于成龙》保持以榕树作为设计的贯穿意象,表现于成龙像福建的榕树那样“扎根大地,独树成林”的禀性,以及“小写实,大写意”,力求简约精致的创作思路。修改的重点集中在环境交代更为准确、制作更为精良上。因为于成龙是“布衣”式的三品清官,剧作所有的装备都不能违背于成龙的作风,以“朴素”来营造舞台艺术氛围,然而“朴素”并不等于“简陋”,而是追求清新淡雅的舞台风貌,给人沐浴春风的感觉。 

  花絮 

  台上搭档台下至交 

  尽管早在多年前,关栋天就离开了上海京剧院,但从《贞观盛事》到《廉吏于成龙》,他的身影却从未离开过京剧舞台。如今是东方之星旗下签约艺人的关栋天坦言:“在离开京剧院以后,我的确走过一段商人路,虽然我很努力也不乏机会,但可能差一点运气,所以最终还是做回了我的‘京剧闲人’。”都说商人的时间就是金钱,但就算是生意再忙,关栋天只要一听说有戏唱,也要站到台上过过瘾,“可能由于父母都是京剧演员的关系,打小耳濡目染,就算如今干了别的,我对京剧的爱是根深蒂固的,这辈子恐怕没法连根拔。” 

  让关栋天继续留在京剧舞台上的另一个理由,那就是他所敬重的艺术大家、好搭档也是忘年交——尚长荣。从《贞观盛事》到《曹操与杨修》,再到《廉吏于成龙》,这对舞台上的“黄金搭档”已经合作了整整7个年头,在关栋天看来,尚老师的艺术造诣、深厚功力以及他对于京剧的那种“享受”态度是让自己无法离开的巨大吸引力。“大家从表面看来我们是默契的搭档、至交的好友,但其实站在他身旁的我一直是有压力的,尚老师在我眼中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大家,他的出色一直是我不断鞭策自己的动力。” 

  在昨晚演出前一天,剧组全体放假让大家休息一天,以更好的状态和心态来迎接评审小组的检验。记者致电尚长荣和关栋天的时候,两人都在家调整休息,当被问到对于《廉吏于成龙》获奖的期待时,两人如出一辙的回答验证了这对搭档的默契。尚老师的想法是:演戏不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,而是为了满足观众心愿,得不得奖是其次的,关键要让观众满意。关栋天则说:不论台下坐的是谁,我们都一视同仁,不可能说因为是普通观众我们就不卖力了,每一场演出我们都会尽力做到最好。 

记者|朱渊|文
新闻午报  2006-09-25 10:20:56
TIME: 2006/10/7 15:41:55  IP: 202.109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 页次1 / 1 页 共1 条记录 10 条/页 分页:9 1 :转到  



执行时间:31.250 Ms. 数据查询:9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