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似水流年 |
 |
| |
 |
|
等级:论坛版主 |
头衔:未定义
|
帮派:未定义
|
|
金钱:1931 |
|
发帖:441 |
|
Y 币:0 |
状态: |
|
注册:2006/9/28 |
|
|
|
楼 主
|
[转帖]《廉吏于成龙》片场拾珠(导演郑大圣)
《廉吏于成龙》是一出新编历史剧,撷取《清史稿》中的简略记载敷演成戏。大花脸“俊扮”,不勾脸谱、不戴髯口,不甩水袖。这出清装戏是演给现代人看的。 借用剧中于成龙的“半酒”妙论,我们的美术指导戏称自己的设计是“半景”。屋宇只勾勒出间架,墙是可透视的纱,我们认为只有“俊扮的景”才能容纳京剧表演特有的虚拟性。 重场戏之间多用“皮影戏”过渡,闲笔,却也是对“影戏”的明喻,灵感来自片场最常见的景象。 灯光、投影、屏布,围起了另一个世界,电影里的世界。 戏曲之唱、念、做、舞迥异于日常所见,拍成电影尤其需要营造另一个“影戏”的世界。 将琴师摄入画面基于这样的观剧体会:京剧的唱,潜台词尽在行腔,在言词不能及处;而唱腔抑或有难熨贴、难透彻处,则在琴。节骨眼上,琴声可以为角色代言。人物性格、规定情境、内心动作都可能在琴声里得到曲折而精微的补充与延伸。幕后的唱腔设计,场上的演出合作,琴师与角儿、琴声与歌声的互相倚重,使得京剧琴师超越一般伴奏员的意义。曾在老艺人的回忆录中读到,旧时代的戏园子里,常有“彩儿”特地候着琴师手下的长过门。我想把这层表里关系揭出来,将琴师的身影直接显现为主人公心灵的化身。 《廉吏于成龙》的琴师(也是作曲之一)尤继舜老师是一位全国京剧界公认的大家,被称为“南尤”。他平素是个寡言的人,内向,甚至带点羞涩,而一旦丝弦在手,霸气立现!发郁勃难平之鸣,尽宛转低徊之妙,正所谓如怨如慕、如泣如诉,帕尔曼、马友友就是这般,与自己的乐器心手相映融为一体……先期录音的时候,隔着监控室的玻璃看他那样地操琴,我的震撼难于言表。尤老师想说的话,都在他的琴声里了。 看尚长荣先生说戏、走戏、演戏是很开心的,表演于他犹如顽童游戏,他乐此不疲地摆弄把玩,享受其中。于此,我看到了所有杰出表演的本质:游戏感。 “酒酣耳热”,那天拍得兴起,尚先生灵机触动,说:“‘这会儿’我‘热’呀,喝到浑身发烫,管他什么上下尊卑、什么王爷?!于成龙打算豁出去了,索性!” “纵情脱袍”,这个极具性格魅力的身段原本在剧场演出时是没有的,大方、谐谑、优美,尚先生信手拈来。 《廉吏于成龙》这出戏在台上打磨了六年,台下修改了12稿,尚先生也就琢磨了六年,跟自己的角色共同生活了六年,按他的话说,做戏,就是“七搞(稿)八搞(稿),没完没了”。“含”着他的人物,一直咀嚼到拍摄现场,每拍一条都是抓住一次再创造的机会,每次都是水淋淋、活泼泼的新鲜体验,表演艺术家的“灵感”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而来,瞬间迸现。 关栋天老师是位奇才,京剧得自家学渊源,然而表演经历斑驳杂陈,他也演过话剧、电视剧、以及粤剧,曾经还是香港的第一个国语主播,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记录是比帕瓦罗蒂还高了一个8度。多年来的跨行、跨界使得他能够在各种路数、各种体系的表演之间游刃有余。如果哪天要翻演百老汇的音乐剧《芝加哥》,该由他来演绎理查·基尔的中国版。 机敏、灵活,余光瞄一瞄摄影机的远近就调整了自己的表演分寸,几乎让人错以为他是个京剧唱到好极的电影演员。他那著名的舒展透亮的唱腔,穿透行云依然自如,随处有余地,随时能周旋,观众迷他的歌喉,我想是因为他的歌声能带给人自由的快感。行云流水、潇洒倜傥,是他的舞台形象,也是他的性情。我们的剪辑师(我的女同学)一剪到“康亲王”的段落,就赞:“偶像派啊!”每回都一赞而复三叹,我就乐,女生就是女生啊。 有一位老者来访,拄着手杖,腰板笔挺,裤线笔挺,点点头,就坐到我身后,看拍戏。默默地看,目光如炬地看。片场上时有嘈杂或懈怠,我觉得很羞愧,对不住这位老前辈。他们当年的片场氛围是不一样的,我小时候就在这个摄影棚里见到过,人们静静地忙碌,对电影更有敬意。沈西林,上影厂黄金时代的大摄影师。没过几天,笔笔挺的老先生又来了,小立领的条纹衬衫,脖子上多了一件东西,老式的SEKONIC测光表。这一次他站到了摄影师的后面,那位置站得真是精确,既能看清摄影机和镜头的构造,又丝毫不妨碍操作,只有拍了一辈子电影的人才这么会站位。老先生今年90多岁了,据说对好些日常的事已经开始犯糊涂,唯独拍电影这一件,煞清。我跟我的摄影指导闲话:你我到了这岁数也能这样么?恐怕也会寻到摄影棚去,看别人拍电影,看看也好的,站一会也是好的。 2008年10月14日,星期二,晴,剧组的杀青日,也是五号棚、六号棚的杀青日,《廉吏于成龙》有幸成为最后一个使用这两座摄影棚的影片。 这是两座巨型魔术匣,通往“另一个世界”的秘密隧道,她们是伟大的子宫,孕育过的许多梦幻早已成为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。 她们已经从地表上消失了。 蕴藏过那么多逼真的梦境,淘洗过那么多人类情感的悲欢,我愿意认为所有的老摄影棚都是有灵气的。然而精灵是可以被消灭的。惟有那些电影、那些精灵的影子,会留下来。
来源:海上电影 作者:郑大圣(导演) |
|
TIME: 2009/5/16 18:38:13 IP: 61.151. * . * |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