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ail:wang1205@eastday.com
» 访 客登 录注 册找 回 密 码风 格面 版设 施帮 助
网站站论坛欢迎您!
您的位置:栋天福地 8 关栋天艺术论坛 8 媒体报道 8 [转帖]周立波:没有关栋天就没有海派清口

您是本帖的第 147 个阅读者 ┆
贴子主题:[转帖]周立波:没有关栋天就没有海派清口  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楼 主
[转帖]周立波:没有关栋天就没有海派清口

6月1日,从17:30到19:30演出开始后,后台的周立波是繁忙的:先是一边吃盒饭一边讨论一周后在上海电视节上的演出,然后跟本报记者聊天。间隙,还有一家媒体拍照,有演出商过来寒喧……
离演出还有几分钟,他安静地抽了几口烟,然后一边给自己喷香水,一边开玩笑:“我喜欢喷香水,但我没有孤臭。”马上,1300多人的舞台就属于他了。他说,这是一种很兴奋的感觉。

要当“角”,首先得当半个和尚


距离记者上次采访不过两个月,周立波却已上遍沪上媒体的封面。周立波告诉记者:“一个月来,我平均每天接待一家半媒体。”他承认:“火,在我的意料之中,但是没想到能火成这样。”从《笑侃三十年》到《笑侃大上海》,周立波用“海派清口”梳理着城市文化,为上海人带来一种自豪感。上海观众对周立波的偏爱,让他的“海派清口”演出票已销售到了7月份。而且还一票难求。周立波讲起另一个故事:“一个超级黄牛前两天跟我讲,‘跟卖别的演出票不一样,卖你的演出票让我觉得自己的层次也提高了,老有文化了,因为我也是在为海派文化做贡献。’”
海派清口的演出只有20%的普通话,周立波称,他的表演里蕴含了很多海派文化的内容,很多人就算听懂了,也不见得理解。周立波没把观众仅仅定义为上海人,他说:“有多少上海人三代以上是本地人?我的老家在宁波,入乡随俗,我相信希望融入这座城市的人都愿意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。”周立波把自己的观众群定义为了解海派文化的“精英阶层”。他说:“这个精英阶层没有年龄限制,没有收入标准,我指的是文化生活上的精英。一个收入3000元的年轻人,如果他仍能坚持每个月去看一场话剧,一场演出,就是我所说的精英。”周立波觉得走红对自己的生活没影响,他说:“大哥不时提醒我。他说,要想当‘角’,首先得当半个和尚。”

一句话,把“波波”拉回了舞台


周立波口中的大哥,正是原沪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。关栋天在“海派清口”的台前幕后身兼着多个职务:艺术总监、出品人、制作人,还负责暖场……说起二人的相识,周立波说:“我们是1985年、1986年左右相识的,当时我们都是上海明星表演团成员,代表上海各个剧种进行全国巡演,我代表滑稽,他代表京剧。”当时周立波还不到20岁,他们只是互相欣赏的朋友,发展成为今日的兄弟,是在上世纪90年代。当时,关栋天离开舞台赴香港经商,周立波也正在商海中摸爬滚打。关栋天说:“当时跟圈里人说做生意,很多人都不懂,做生意多玄妙啊!相似的经历让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对方。”
2006年,是关栋天把周立波拉回了舞台。周立波说:“大哥说你必须回到舞台上,他这一句话,我就回来了。”关栋天说:“在商场上,赚钱是没有止境的,我觉得舞台才是他的归宿。他当时还有点放不下,我说给你半年时间。半年后,我说男子汉一诺千金,你必须回来。因为等到45岁之后再回到舞台,感觉会不一样了。”拉周立波回到舞台,是出于对他才华的欣赏,关栋天说:“朋友聚在一起,他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,我希望他能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。”关栋天的建议,符合周立波此时的心境,他告诉记者:“经历了生意场上十多年的浮浮沉沉,已心生倦意,财务上的自由让我有能力考虑重回舞台。”既然决定回舞台,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复出,关栋天说:“我觉得没有人能跟他搭戏,我想到了一个人的表演形式。我给他看了一盘‘栋笃笑’的录像带,他说能做到。”“海派清口”就这样诞生了。周立波告诉记者:“关栋天是‘海派清口’的艺术总监和周立波的‘斡旋’总监,没有关栋天就没有‘海派清口’,直到今日我的大方向还是由关栋天驾驭着。”如今,只要有周立波演出,关栋天都会陪在旁边,周立波不演出,他才能去忙自己的事,关栋天开玩笑说:“我自己都有点不理解自己。”

小弟红了,大哥很有成就感


关栋天如何看待周立波走红?关栋天说:“我早就知道他必红。当时,我就跟他说,你要耐得住寂寞,用5年时间走红,到今年11月他复出才3年。有人说,周立波红了,关栋天心里酸溜溜。这些人根本不了解,我就盼着他红。他红了,我非常有成就感。”关栋天还会像以前一样给周立波提意见,他说:“我脾气很急,每次都是我嗓门大。不过,如果是我错,我也会当众承认的。不管是他错,我错,我们最终都会达成一致。”周立波则表示:“名利场的人大多急功近利,但并非绝对,我和关栋天的友谊是有渊源、有基础的,相同的经历和价值观让我们一起并肩至今,这样的朋友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,这种友谊可以忽略一切利益上的纠缠”

摘自《每周广播电视报》2009年6月,记者:吕东卉

TIME: 2009/6/4 21:26:47  IP: 61.151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 页次1 / 1 页 共1 条记录 10 条/页 分页:9 1 :转到  



执行时间:15.625 Ms. 数据查询:11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