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ail:wang1205@eastday.com
» 访 客登 录注 册找 回 密 码风 格面 版设 施帮 助
网站站论坛欢迎您!
您的位置:栋天福地 8 关栋天艺术论坛 8 媒体报道 8 [转帖]关栋天:父亲临终还在指导我

您是本帖的第 242 个阅读者 ┆
贴子主题:[转帖]关栋天:父亲临终还在指导我  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楼 主
[转帖]关栋天:父亲临终还在指导我

湖北京剧界失去一位飘逸老生




关正明


  国家一级演员,原武汉市京剧团副团长。生于1926年2月2日。1940年于上海戏剧学校工京剧老生,师从关盛明。毕业后,随前辈艺人李文骙学戏,重点学习谭派及余派代表剧目。1954年进入武汉市京剧团。
  关老在京剧艺术上有着很高造诣。说起当年上海滩京剧界的“正字辈”,首当必谈关正明。他先后在新编历史剧《宋江题诗》及《焦裕禄》等现代戏中担任主要角色。其中《宋江题诗》在1956年湖北省戏曲观摩演出中获一等奖。
  对文化圈来说,这是一个悲伤的七月。继11号一日痛失季羡林、任继愈两位大师后,昨日,记者从武汉京剧院获悉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正明已于12号下午病逝,享年83岁。今天上午,关老追思会将在武汉京剧院举行。

关栋天:父亲临终还在指导我


  父亲的离世令同为京剧名家的儿子关栋天非常悲伤,关栋天告诉记者,父亲生命的最后一段虽只能吃流质,却仍坚强地配合治疗,与病魔斗争,“那段时间,他始终不忘演艺事业,还在指导我的演唱。”关栋天在接受采访时说,由于“文革”的影响,自己十五六岁才开始学戏,已错过了最佳年龄,但因为有了父亲的培养,他才没走弯路,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。“现在上海的同事都会说,‘平时都没见关栋天吊嗓子练功,怎么一上台还是表演得那么好呢?’他们不知道这些都要感谢我的父亲对我的督促,让我现在能适应京剧表演的高体力要求。”“我一直从心底感激我的父亲,我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、道德观、艺术观主要都是受他影响。他对待生活和艺术的热情、豁达的胸襟,他的谦虚、包容,这些都影响着我,让我能从容面对人生中的一切。”


  刘薇:“关派”独树一帜

  谈及关老生前种种,武汉京剧院院长刘薇几度哽咽,“作为老前辈,他非常疼爱晚辈,我们能体会到他对京剧的那种特殊感情,希望武汉京剧能够很好地发展。”刘薇告诉记者,关老淡薄名利,为人和蔼可亲,“每次京剧院需要他帮助指点时,他都是自己打车过来,从不让我们派车。”刘薇说,如果没有关老的帮助就不会有《吉庆街生活秀》这部现代京剧,“是关老促成了关栋天参演,也是关老,在我们排戏时指出我们的缺点,让我们做得更好。”
  刘薇还表示,关老生前十分注重京剧人才培养工作,他曾主动组团,率队在全国巡演。他在京剧老生唱腔方面执着耕耘,大胆创新,唱腔处理尤为细致,“关老的唱腔融合了余派的刚劲,马派的潇洒,言派的细腻以及杨派的厚度,形成了独树一帜的‘关派’须生艺术。”

  朱世慧:看着关老的戏长大

  同为京剧界名人,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对关老的去世深表悲恸,他说自己从小看着关老的戏长大,走上京剧这条路都是因为受到关老的影响。“关老对艺术的严谨要求对晚辈启发很大,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是‘讲究而不能将就’。”朱世慧说,他曾有幸和关老合作《乌盆记》等,“关老所演绎的那种‘老生’的气质很少见,飘逸潇洒,从扮相到身段,他都是根据自己的条件融会贯通前人的东西,很有个人特色。他的去世是湖北京剧界的一大损失。”
  此外,关正明的弟子蔡冰,1985年开始师从关老,他告诉记者:“师父对我影响最深的也是他在舞台上所有的表演都非常讲究,他像一面旗帜,用他的身体力行感染着我们。”

摘自《长江商报》记者 庞亚斌 实习生 刘婧婷通讯员 杨天平 采写
TIME: 2009/7/15 9:36:52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1


博采众长尽显汉风/追思“关派”须生大师


 关正明儿子关栋天继承他的衣钵,亦工老生。他昨称,其父离世时他在演出,半夜12点赶到病房将脸贴在父亲头上说:“爸爸我来送你!”其父突然嘴往上翘,眼微微张开,“他放心离开了!”关栋天说,关正明对他言传身教,对社会上青年人怀有谦让、包容心、同情心,去世前一周还在教他京剧选段,从他身上看到了对戏曲的由衷热爱。

戏迷:句句不平凡


  64岁的戏迷闵晏清是关正明的超级铁杆粉丝,他从11岁开始在父母亲的带领下看戏,昨日他带着积累50多年的关正明艺术资料一大本,来到追思会现场,他向记者展示了关正明粉墨生涯的戏单、评论、纪念物、报道等。其中有位戏剧前辈称,“关正明唱了两段,句句不平凡。”他每一曲传统戏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和表演,在运腔上大胆使用旋律变化复杂的新腔。

同行:潇洒大气唱腔讲究


  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特别喜欢关正明的戏,他说,关正明在台上潇洒大气,唱腔很讲究。而且关老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,只要有好的京剧新人他都要推介。京剧表演艺术家刘薇忘不了关正明对《生活秀》的关爱.她说,关正明是《生活秀》的指导,排戏中发现患了肝癌,仍然来往于病床与剧场两头奔波,一直撑到排完戏,后来得了全国金奖。从山东领奖回汉的车上,刘薇心里想,这个奖是给关老的,她把奖杯给他时,老人笑得很开心也很欣慰。作曲家李连璧认为,关正明唱腔及表演形成了独特风格,他嗓音清亮,特别擅长唱功,在咬字上多用湖广音,韵味古朴,注重以字带腔的语调美,玲珑剔透的抑扬顿挫,高低跌宕、错落有致韵律感,不求流畅求舒展,不求连贯求方整。

摘自《武汉晚报》记者袁毅



TIME: 2009/7/16 9:55:05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2


终音容存柯山 身去德望满梨园


京剧艺术家关正明逝世 朱世慧等戏剧界名流追思
  
关正明:著名京剧老生演员。1940年进入上海戏剧学校,曾师从关盛明、马连良等大师。他嗓音清亮,咬字上多用湖广音,韵味古朴;运腔上,大胆使用旋律变化复杂的新腔,开创了京剧关派唱腔。他的代表剧目有《关汉卿》、《杨继盛》、《二子乘舟》、《宋江题诗》及现代戏《红军远征》、《焦裕禄》、《柯山红日》等。昨日的武汉京剧院天一戏院,摆设起一个肃静的灵堂,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正明追思会在这里举行。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,大家人手一支雏菊,对着关老的遗照深深鞠躬,有的甚至跪倒在地。关正明因患肝癌,于7月12日下午5:29病逝,享年83岁。“一家关杨宋书显汉风,众长失空斩已然绝响……”灵堂中的这副挽联描摹了关正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。而灵堂四壁悬挂的各类剧照,静静地诉说着他曾经的辉煌。白纸黑字的遗嘱竖立在遗像旁,这是关老的绝笔,“不要墓地,不立碑,不设灵堂,免遗像,不发讣告……”武汉京剧院办公室主任杨利华告诉记者,这个“迟到”的追思会,是为了尊重关老意愿,但如果让他就这样静悄悄地去了,剧院无法对戏迷和同行交代。现场,90岁高龄的著名京剧演员、有着“南猴王”美誉的郭玉昆来了,他拄着拐杖,来看“老弟”最后一眼;朱世慧等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身影也出现在人群中,他们都来送“关老爷子”最后一程。古稀老人闵晏清是一位忠实戏迷,他带来的一本厚厚的剪辑,里面是他自1950年开始搜集的有关关正明的戏照、剪报等资料。老人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剪辑告诉记者,那个年代,像他这样痴迷关正明的票友还有不少。“关老是武汉票友协会的奠基石,他从上世纪80年代起,就一直在努力推动京剧票友事业的发展。”前来吊唁的武汉京剧票友协会会长刘彪回忆,2008年3月武汉市票友协会成立时,关老在光明剧场亲自上阵出演《战太平》。没想到,这成了他最后的绝唱。“关老从不墨守成规。1983年他时任武汉京剧团副团长时就开剧团先河,实行‘承包制’,演员按劳分配,使剧团焕发出勃勃生机。”当年曾在该团演出的郑丹提起关老,心怀感激。“可以说,团里几代京剧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。”武汉京剧院院长刘薇一身黑衣、一脸哀痛,她回忆起20多年前自己刚毕业时,是关老师带着她赴河南巡演。而在去世前,老人还在关心京剧《生活秀》的演出情况。
  儿子关栋天静静地站在父亲遗照旁,他坦言父亲是自己的偶像。“文革时期的父亲走入了人生低谷,即使在心情最苦闷时,仍不忘艺术。”他含泪说道,就在去世前一个星期,父亲还躺在病床上教他《马鞍山》选段。“太有追求,喜欢创新,因此老被人误解,但‘老爸’仍然坚持艺术创新,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戏人。”当红的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专程赶来吊唁。他说,老人传承戏曲时不怒自威,却又平易近人,可如今却是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自留潇洒在人间”。 



荆楚网消息 (楚天都市报) 记者何君辉 实习生李慧 通讯员杨利华
TIME: 2009/7/16 9:59:11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3


心里有我是最好的纪念


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正明,12日下午5时29分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汉去世,享年83岁。昨日9时,在武汉京剧院举行了追思会,本市名、老艺术家和戏迷们络绎不绝前往吊唁“戏骨”关正明。

  记者看到,在关正明扮相俊美的剧照和鲜花前,关正明亲笔书写的《后事》一文特别显眼,文中关正明事先安排自己的后事,流露出豁达大度的人生情怀。他生前嘱托说:“我走了,不是一切从简,而是一切都免。”“家里一切如常,不要有白事的氛围。!我们都是乐观者,应有勇气面对现实。”

  “关派”须生艺术大师、原武汉京剧团(现武汉京剧院)副团长关正明自幼爱好京剧,1940年入上海戏剧学校学戏,由关盛明为其开蒙。由于天赋好,接受能力强,十个月后即登台演出《二进宫》等剧,还参加了电影戏曲片《古中国之歌》的拍摄,与顾正秋并列为戏校尖子。毕业后,随前辈艺人李文骙学戏,主攻谭派及余派代表剧目,并受马派、杨派唱腔的熏陶,较为熟练地掌握了老生行的各种技巧。先后与张君秋、李慧芳、李玉茹、赵燕侠、杜近芳、黄桂秋、高盛麟、高百岁、郭玉昆、李蔷华等京剧名家同台演出。1954年加入武汉市京剧团,拜马连良为师。他不但擅演《失·空·斩》等老生传统剧目,还长于编演新戏,创新腔。其中《宋江题诗》曾获湖北省戏曲观摩演出一等奖,《柯山红日》曾参加1964年全国现代戏观摩汇演。



摘自《武汉晚报》记者:记者袁毅
TIME: 2009/7/16 10:02:19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4


昨日,武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正明追思会在武汉市京剧院举行,朱世慧、刘薇等众多关老的亲朋好友纷纷到场,深切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。

父子情 最后一面成遗憾


     12日,关正明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,享年83岁。关老的辞世,最痛心的莫过于儿子关栋天。作为京剧《生活秀》主演,关栋天忆及父亲教他学戏的往事时几度哽咽,“父亲一直很坚强,就在临走前一周,他还在指导我唱《马鞍山》选段……”如今已继承父亲衣钵,关栋天始终不忘父亲对他的教诲:“父亲教会我如何做人,他身上所体现的谦让、包容以及同情心,一直在影响着我。”  与关老有着20多年交情的后辈上海著名滑稽演员周立波,亲切地称呼关老为“老爸”,言辞间透着不舍与遗憾:“最近在忙上海的演出,大哥(关栋天)也在帮忙,最后一刻我们兄弟俩都没能陪在老爸身边,这是最遗憾的。”

师友情 音容笑貌记心头


    “我喜欢关老师的戏,他在舞台上的那份洒脱与大气,就是在全国京剧界也是很难得的。”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追思关老时,声音低沉。从他缓缓吐出的思念中,可见那一份难舍之情。现任武汉京剧院院长刘薇的一席话,更让人体会到关老的可敬:“《生活秀》排练时,关老师就查出患了肝癌,而他一直坚强地支撑到《生活秀》演出成功。我依然记得从山东领奖回来,我把奖杯给关老师看时,他开心而欣慰的笑容。”

票友情 偶像风姿永珍藏


     追思会上,除了关老的亲朋好友到场之外,不少京剧票友也自发来到现场。手捧着厚厚一本集子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,他叫闵宴清,是位铁杆戏迷,携带的集子里收藏了从关老近60年来各种演出的戏票与相片。他引用《中国京剧文化词典》中的话形容偶像:“他的每一曲传统戏,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和表演,在运腔上大胆使用旋律与变化复杂的新腔。”


楚天金报) 记者王虹 实习生肖黎 通讯员杨利华报道
TIME: 2009/7/16 10:29:50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5


“关派”须生大师关正明辞世


昨天,“关派”须生大师、著名表演艺术家、原武汉京剧团(现武汉京剧院)副团长关正明的追思会在武汉京剧院静静地举行。儿子关栋天肃穆地站立一侧,“一家关杨宋书显汉风,众长失空斩已然绝响”——挽联恰恰描摹了关正明一生的辉煌,而灵堂四壁悬挂的各类剧照,静静地诉说着他舞台上的荣光,最显眼的莫过于他早已亲笔写下的《后事》一文,流露出豁达大度的人生情怀:“我走了,不是一切从简,而是一切都免,不要墓地,不立碑,不设灵堂,免遗像,不发讣告……家里一切如常,不要有白事的氛围。我们都是乐观者,应有勇气面对现实。 ”

7月12日下午5时29分,关正明因病合上了双眼,享年83岁,从此,世间再不闻他一曲《失空斩》。

一生辉煌尚未出科 已然拔尖

  关正明是著名京剧老生演员,原名关宝永,自幼爱好京剧,1940年进入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学戏,由关盛明为其开蒙。由于天赋好,接受能力强,十个月后即登台演出《二进宫》等剧,坐科未满两年,他与顾正秋主演的《红鬃烈马》就由费穆执导拍成电影《古中国之歌》,又灌制了唱片 《甘露寺》、《十八锤》、《四郎探母》等,真正是“科里红”。毕业后,随前辈艺人李文骙学戏,主攻谭派及余派代表剧目。
关正明扮相清秀,嗓音圆亮,戏路较宽,功底深厚。其不囿于旧的框篱,融化了“余派”的刚劲,“马派”的潇洒,“言派”的细腻,以及“杨派”的厚度,并根据自身特点,加以发展创造,逐步形成自己甜净委婉,细微含蓄,刚柔相济,俏丽多姿的独特艺术风格,形成独树一帜的“关派”须生艺术。

师从马连良 擅演新编戏

  1954年关正明加入武汉市京剧团,同年拜马连良为师,并任三团团长。先后与张君秋、李慧芳、李玉茹、赵燕侠、杜近芳、黄桂秋等京剧名家同台演出,并与高盛麟、高百岁、郭玉昆、李蔷华等长期合作。他不但擅演 《失空斩》、《战太平》、《搜孤救孤》、《乌盆记》、《甘露寺》、《群英会》、《红鬃烈马》、《举鼎观画》、《二堂舍子》等老生传统剧目,还长于编演新戏,创新腔。在五六十年代,编演的剧目有《宋江题诗》、《关汉卿》、《杨继盛》及现代戏《红军远征》、《焦裕禄》、《柯山红日》等。1958年,毛泽东主席曾和他手拉手演唱京剧片断。

沪上结缘 《失空斩》数度响

  16岁时,关正明在沪上始演《失空斩》,从此情有独钟地迷恋这出戏,锲而不舍地钻研至今,他曾表示:“凡是京剧正工老生,没有不会《失空斩》的,戏迷更是尽人皆知;然而这出戏又是最见功力最难演好的,切忌演得松散与过火。 ”关正明年轻时曾用心观摩过四大须生中“谭杨奚”主演的该剧,自己挑班后总是以《失空斩》作为打炮戏,十分叫座。 1948年秋,他又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《失空斩》,李少春观后颇为赞赏,特地到后台向他祝贺。7年前,关正明再次回到申城逸夫舞台,主演《失空斩》。

各方追思夜半送老父 “他是我偶像”

  儿子关栋天继承了关正明的衣钵,亦工老生,而在追思会现场,一脸憔悴的他更是透露,老父离世时,自己正在演出,半夜12点,他一路风尘赶到病房,将脸贴在父亲头上说:“爸爸我来送你。 ”也许是心理作用,他看到老父的唇角突然往上翘起了,“他放心离开了”,“父亲是我的偶像,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父亲走入了人生低谷,即使在心情最苦闷时,仍不忘艺术。 ”他含着热泪说道,就在去世前一个星期,父亲还躺在病床上教他《马鞍山》选段。

同行观众手持雏菊念“关爷”

  昨天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,人人手持一支雏菊,对着关老的遗照深深鞠躬。 90岁高龄的著名京剧演员、有着“南猴王”美誉的郭玉昆来了,他拄着拐杖,来看“老弟”最后一眼;朱世慧等也来了,他们来送“关老爷子”最后一程,“关老平易近人、和蔼可亲,只要有好的京剧新人他都要推介”;“关老从不墨守成规。 1983年他时任武汉京剧团副团长时就开剧团先河,实行‘承包制’,使剧团焕发出勃勃生机。 ”当年的武汉京剧团演员忆起关老,心怀感激。

摘自《新闻晚报》 谢正宜 报道
TIME: 2009/7/16 15:51:22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6


“戏骨”关正明


14岁开始学京剧,82岁仍登台演出,关正明献身京剧艺术半个多世纪。昨日,记者采访到武汉戏曲家协会副主席、国家一级作曲李连璧,武汉京剧团艺术总监、关正明弟子冯幼林,在他们眼里,关正明就是一个“戏骨”。

80高龄仍可登台


    2007年12月,年逾80的关正明参加武汉京剧院新址落成暨“天一戏院”开业庆典演出;2008年3月,82岁高龄的关正明参加武汉市京剧票友协会成立庆祝演出。李连璧说,青年时期关正明的嗓音天赋虽稍显偏窄,但其会唱会用、音色圆通、音准极佳,尤以上堂音和背功音显其功力。气口运用匠心独特,他之所以80高龄尚可经常登台演唱,皆有赖于他发声科学运气得法。

善学京剧诸派之长


    关正明早年随关盛明学戏,以传承谭派、余派为根基,后痴迷杨派并赴京华求教杨门。上世纪50年代初,他又在汉正式拜马连良为师。李连璧说,乍听或品味他的演唱,是余派?杨派?马派?奚派?言派?若以循规蹈矩式的正宗标准评判似乎都不是,但细化分解,却是将诸派之长兼容并蓄,有选择地化为己用。 据冯幼林回忆,关正明60多岁的时候随剧团到深圳演出,大冬天里生了病,声音都哑了。为了对得起观众,他坚持不“回戏”(戏剧界行话,就是退票不演的意思),冒着可能留下后遗症的风险,凭借过硬的唱功,关正明坚持唱完所有场次。

亲自培养戏校学生


    为培养京剧后生,关正明不遗余力。弟子冯幼林说,年近60岁的关正明曾说过:“目前培养青年演员是当务之急,否则,京剧艺术就要脱节了。我要把培养青年演员,作为今后第一任务。”1985年,59岁的关正明亲自带领武汉市戏剧学校的学生,到河南等地演出一个多月,共演出39 场。虽然退休已经20年了,但关正明从不忘记剧团,剧团要去外地演出他就跟队,四处帮剧团找关系,处理后勤。

一字一腔教导爱子


    曾出演京剧《生活秀》的关正明之子关怀(又名关栋天)也是著名京剧演员。李连璧说,关正明为爱子关怀的艺术成长,费尽心血,手把手地教,一字一腔地授。小时候,关正明弄好一盆洗脚水,把脚放进去,唱一句,让小关怀学一句,还问,有没有什么体会?小关怀当然没有什么体会,关正明就说,听起来就是一句唱词,但是京剧的吐字讲究头、腹、尾,不用心,你就唱不出那个味儿。后来,关怀调到上海京剧团后,还经常把唱腔磁带寄给父亲,让父亲逐字逐句地指点赐教。


摘自《长江日报》2009 年 7 月 15 日记者胡孙华 实习生王斯 王菡 通讯员杨天平
TIME: 2009/7/17 9:44:12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7


东风已过梨花落质本洁来还洁去
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正明追思会昨日在汉举行 梨园名家、戏迷深切吊唁


“身去德望在梨园,博采众长失空斩已然绝响;寿终音容存柯山,自成一家关杨宋尽显汉风。”昨日上午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、“关派”须生艺术代表人物、原武汉京剧团(现武汉京剧院)副团长关正明追思会在武汉京剧院举行。2009年7月12日下午5时29分,一代京剧名角关正明因患肝癌医治无效,永远地闭上了眼睛,享年83岁。去世前,关老留下遗愿:“我走了,不是一切从简,而是一切都免。移风易俗,利莫大焉。”遵照关正明本人遗愿,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,为缅怀这位艺术家,武汉京剧院举行了追思会。武汉京剧院的贵宾厅内设置的追思会现场布置的简洁朴素,四周的墙上,挂满了关老演出的照片,《二堂舍子》、《打渔杀家》、《借东风》、《群英会》……电视机播放着关老生前演出的录像,音容犹在;前来吊唁的人群络绎不绝,人们送上一束束菊花,寄托自己的哀思。关老生前手书的关于“后事”的遗愿,也竖立在现场:“不要墓地,不立碑,不设灵堂,免遗像,不发讣告,不穿孝,不戴孝袖,不过七,拒花圈……坚拒礼金,家里一切如常,不要有白事的氛围,心里有我是最好的纪念!我们都是乐观者,应有勇气面对现实。节哀顺变,大家保重。”昨日一大早,郭玉昆、陈瑶华、朱世慧、郑丹等梨园同行挚友不断赶来;连当红的“海派清口”掌门人周立波也从上海飞来武汉吊唁;还有更多京剧票友、戏迷也自发前来寄托哀思…… 

关栋天:父亲最后笑着离开

12日晚深夜12点,当关栋天从上海赶到父亲病房时,父亲正安详地躺在那儿。“我的脸和他的头挨在一块,亲吻他,我轻声喊他‘爸爸’……”说到这里,关栋天声音哽咽,双泪长流。半晌,他才稳定住情绪:“我对他说:爸爸,我来送你了。这时房间还有10多个人,我们都感觉到了,父亲的嘴角往上,笑了。那一刻,他是真的放下来,轻松地离开了。”“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。”关栋天回忆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,“我从他身上感觉到,他对生活充满热爱,谦让、包容,拥有一颗平常心和同情心。在武汉京剧团,没有受到他关心和帮助的人很少。”在艺术上,关栋天受到父亲的影响更大,“父亲一生热爱艺术,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常被人误解,但是他从未放弃过。”如今也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关栋天学戏较晚,1971年,他15岁时,父亲正值年富力强,然而由于年代的原因,他满腔热情却得不到施展,于是他就一点点地教关栋天学戏,“一手把我领到了京剧这条道上。”就在关老此次病重住院、去世的前一个礼拜,他还躺在病床上,教关栋天唱《马鞍山》的二黄原板。“他唱的唱段,就和别人不一样。我现在想来,非常感动。我原以为等他精神好一些后还能再给我说戏,没想到那一次,已是最后的绝响了。”关栋天深情地忆起,在父亲病重精神状态非常不好的时候,他给父亲捋着头发,唱着他的唱段,唱过四五段后,父亲的嘴角朝上,微微地笑了,“这一刻,我们父子的心灵之间毫无障碍。他的艺术风格和精神传承在我的身上看到了,他十分欣慰。” 

朱世慧:他是飘逸潇洒的老生

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曾和关正明合作演出过,朱世慧称,他是从小看关老师的戏长大的,回忆起关老,他说:“他是我的长辈,是我的学习对象。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喜爱京剧的人们,他对年轻演员总是非常爱护,不管是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,关老总是轻言细语地对我们晚辈说话、指点,他对后生晚辈都非常关爱,口碑很好。”在朱世慧心目中,关老是“一个随时随地都愿意帮助你的人,平易近人,说话时轻言细语,做事情十分认真,一丝不苟。”朱世慧曾与关老合作过三部戏:《乌盆记》、《洪羊洞》、《举鼎观画》,在演出对手戏时,朱世慧感觉:“这样一个飘逸潇洒的老生,没有几十年的功底是达不到的。”朱世慧眼里,关老师特别有艺术追求,也从不满足艺术上的成就,关老在舞台上的风范更是值得发扬光大。“关老一生都爱护嗓子,一直没有放下京剧事业,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,也为了弘扬京剧事业,他一直在默默奉献,这值得我们所有后辈学习。”关老对后事的安排也令朱世慧赞赏:“关老高风亮节,始终保持自己这种简单做人的风格,令人敬仰。” 

刘薇:他在病床上指点《生活秀》

武汉京剧院院长刘薇昨日戴着墨镜,遮住了哭红的眼睛。回忆起关老对她的爱护,刘薇十分感动,采访中几度哽咽:“1986年我从艺校毕业,关老师带我们到河南演出,那是我与关老第一次接触。关老很喜欢我,对我的帮助、关心很大。”刘薇表示,她当上武汉京剧院院长后,关老对院里的活动也十分关注支持,2007年“天一戏院”开业,他和武汉京剧院所有老艺术家都来参加典礼。去年,武汉京剧院决定排演《生活秀》,刘薇向关老提出,想请关栋天来出演男主角,关老满口答应。由于时间的原因,最初关栋天没有答应,在刘薇再次提出请求后,关老马上又给儿子打电话,“他知道我的压力很大,就让关栋天帮我,对关老师的这种关心,我非常感动。”在排演《生活秀》期间,关老一直很关注这个戏,还经常指点刘薇。而就在排演之中,他病倒了,但即使在病床上,他还一直关心着《生活秀》的排练情况,刘薇一到医院和老人谈戏,老人就忘却了疾病,为新戏提意见、指点演出。《生活秀》在北京拿了金奖后,刘薇抱着奖牌到医院看望关老,关老特别开心。《生活秀》在武汉剧院汇报演出,关老不顾身体情况,两次被抬着到剧院观看演出,并在台下叫好。 

票友:忠实戏迷三代戏缘

2008年3月30日,武汉市京剧票友协会成立,而关老最后的人生舞台也是在这个地方谢幕,这是关老最后一次参加社会演出,当时已经查出患有肝癌的关老先生并没有放弃京剧,一台《战太平》,将他的飒爽英姿永远地留在了舞台上。许多票友不忘关老,昨天也自发来到现场追思故人。现场,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,他就是关老的忠实戏迷闵晏清。闵晏清的手上拿着一本厚厚的资料夹,里面收录了关老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所有演出资料,里面有戏票、相关的剪报、节目单,密密麻麻的笔记,甚至还有关家家人都没有的珍贵照片。闵晏清老人今年已经64岁了,从老人的上一辈开始就迷上关老的京戏,这本笔记也是从上一辈就开始收集,“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非常崇拜他,我们全家都是他的戏迷,现在我的儿子也爱上了,可以说是三代戏缘。”两人与其说是戏友不如说是知己。闵晏清珍藏着二人的两次合照,分别拍于1994年和2000年,“那个时候我们还经常在一起聊戏,当我把这本子给他看的时候,他说‘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票友’,还给我题了‘晏清吾友,知音’的字样。”在闵晏清看来,关老的艺术是独树一帜的:“他的唱腔独树一帜,可以自成一个体系。其次,他敢于创新,一两百年都是那样唱的东西,他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改变,同时还是切合实际的。”武汉市京剧票友协会的会长刘彪,谈到关老时言语中充满了敬佩:“关老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,更是一位开创者,真正在市场开发中,他有很多点子,1983年的时候,他当时正任武汉京剧团副团长兼一团团长,那个时候的分配很成问题,他成立了京剧艺术团,根据角色大小,干活多少来提供酬劳分配。正好又赶上那个年代的全国巡演,拿到了市场和专业的双丰收,实现了票友,戏迷,票房‘三大多’。” 

周立波: “老爸”让我知道什么是男人

追思会现场,一个穿着西服,戴着墨镜,梳着小分头的男人大步走了进来,在关老的遗像面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。记者认出他正是时下大红大紫的沪上“海派清口”掌门人周立波。对逝去的关正明,周立波一口一个“老爸”,可见关系之亲密。原来,周立波和关栋天是“铁哥们”,两人有20多年的交情。周立波的“海派清口滑稽专场”系列演出,正是关栋天担任艺术总监、主持人,周立波也称关栋天为“大哥”。谈到关老,周立波说:“我一直都叫他老爸,他也当我是自己的孩子。老爸在上海时,我们几乎天天见面。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,非常谦逊、没有架子,对我们后生晚辈永远都竖起大拇指。老爸让我知道,什么是男人,他是一个严厉而慈善的劳模,有着不怒自威的气质。”前日,听到关老逝世的消息,周立波就从上海飞过来,昨日上午参加完追思会后,又坐下午三点的飞机回上海。在细细端详了关老的遗言后,周立波称赞:“我是第一次看到死者劝别人节哀顺变的。老爸对后事要求一切从免,这次来武汉,上海有不少单位都请我送花过来,但关家都说没有必要。老爸走之前,就一直不让我们哭。现在,斯人已乘黄鹤去,老爸走了,留下了一份潇洒。明天,我在上海演出时,会把老爸的遗嘱也演进去。” 

摘自《武汉晨报》2009年7月16日
TIME: 2009/7/17 11:42:07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8


各界泪别京剧名家关正明


“身去德望在梨园,博采众长失空斩已然绝响;寿终音容存柯山,自成一家关杨宋尽显汉风。”昨日,武汉戏剧界在武汉京剧院追思“关派”须生大师关正明。

    追思会现场布置得很简单,会场中央悬挂着一张关老的便装照,他身着西装,面带微笑。四周则是关老的各种剧照。照片两边的那幅挽联浓缩了关老的艺术人生,传统剧《失空斩》是他博采众长锤炼而成,而《关汉卿》、《杨继盛》、《宋江题诗》则是他原创编演的代表剧目。

    挽联旁边还摆放着关正明亲笔的遗书《后事》:“我走了,不是一切从简,而是一切都免。移风易俗,利莫大焉……骨灰丝毫不留……不要墓地,不立碑,不设灵堂……我们都是乐观者,应有勇气面对现实。节哀顺变,大家保重。”看到关正明如此高风亮节、豁达的遗书,来者无不动容泪下。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追思会的海派清口演员周立波说:“死者劝别人节哀顺变,我第一次见到。”

武汉京剧界的角儿都来了。90岁的“猴王”郭玉昆颤巍巍地走过来,向关老遗像鞠躬,并放下一支黄色的菊花;还有陈瑶华、王婉华、朱世慧……朱世慧说:“他不为名利,只为弘扬京剧、振兴京剧艺术,我要向前辈学习,做人做艺!”

    不少青年戏剧演员也来了。一位女孩名叫邱璇,去年才进京剧院,说要为京剧大师献上她深深的敬意。去年央视举办的京剧老艺术家演出,她在电视机前第一次看到关老的表演,“那样的声音和身段根本不像一个80多岁的老人。”

    许多票友也来了。64岁的闵晏清还带来了厚厚一本自己收集的关正明剪报、剧照资料。他说:“关老曾亲自题写一幅字‘知音’送给我,我一直珍藏。”

摘自《长江日报》2009 年 7 月 16 日记者胡孙华 实习生王菡 王斯



亦师亦父总关情—关栋天深情忆父亲


自幼随父学艺,在京剧界,关正明、关栋天父子是出了名的情深意切。就在上礼拜,病床上83岁的关正明,还一字一句的带着儿子关栋天(原名关怀)清唱《马鞍山》的“二黄圆板”。而在38年前,在家洗脚的关正明,就是这样一字一句地把关栋天带进了梨园行。

 “父亲对我的生活、我的艺术事业影响太深了。”昨日,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谈起父亲关正明时说。

 很多资料介绍关栋天时,都说他“自幼酷爱京剧”,其实并非如此。

 关栋天对记者说:“小时候根本没想过去唱戏,15岁才开始学。”关正明教儿子唱戏的原因是“在家没事干”。“文革”期间,关正明受到冲击,不能再唱戏,而儿子关栋天也没有上学,“突然得了闲,就拿我当个玩意儿似的,开始教我唱戏”。“当年不唱戏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出路,那就还是学戏吧。”

台上台下为儿“垫戏”


    关栋天从京剧入门,成才到成角,每一步都是老父手把手、口传心授带出来的。关栋天说,为让自己“出得来”,老父不知多少次在台上台下为自己“垫戏”(在名家压轴之前,总要安排几出垫戏,为角儿出场烘托气氛)。

    老父也有严格的时候。有一次关栋天在台上一个“倒插虎”,鼻子磕出了血,为了让儿子练出硬功夫,关正明见了也没喊停。“正是有如此慈父严师才教出了今日铁嗓的我。”

    1983年,关栋天随父亲从苏北巡演至上海。首站苏北的演出中,在简陋舞台的侧幕,父亲一丝不苟地挑着儿子的毛病,儿子在台上演戏,老子在侧台累得光着膀子。有一天,父亲终于对儿子说:行了,你行了!最后一站杀向上海,没有大剧场,只是在上海卢湾区文化宫的舞台上,关栋天他们就演了11场,关栋天火了。

为儿子回归舞台而欣慰


    青年关栋天在上海京剧界崭露头角时,他突然选择离开舞台去经商。对于那段经历,关栋天说:“父亲是不赞成的,但也没有强求我。”后来,关栋天又回到舞台,“父亲非常开心,他太热爱京剧了”。

    2001年,76岁的关正明到北京担任大奖评委,突然病了。关栋天在病房照看父亲时,父亲开口道:“我想演戏。”关栋天又悲又喜,悲的是老爸病重还念念不忘舞台,喜的是人有迷恋才有活下去的动力。于是,关栋天对父亲表示:“您老演戏,我一定请来最好的角儿配戏,一定让你的戏光彩照人。”当时,尚长荣听闻此事,一口应允饰演《失空斩》中的马谡,分文不取。而关正明的身体竟真的好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当我唱着他的唱段,给他按摩时,他微闭眼睛,非常安逸。我们心灵上的感应毫无遮挡。”关栋天说:“那是他对儿子的赞许和欣慰。”


TIME: 2009/7/17 11:46:52  IP: 218.242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[删除]

 页次1 / 1 页 共9 条记录 10 条/页 分页:9 1 :转到  



执行时间:70.313 Ms. 数据查询:18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