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ail:wang1205@eastday.com
» 访 客登 录注 册找 回 密 码风 格面 版设 施帮 助
网站站论坛欢迎您!
您的位置:栋天福地 8 关栋天艺术论坛 8 媒体报道 8 [转帖]关栋天 让我唱戏我就开心

您是本帖的第 56 个阅读者 ┆
贴子主题:[转帖]关栋天 让我唱戏我就开心  
似水流年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未定义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1931
发帖:441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8 天 16 小时 32 分 23 秒
注册:2006/9/28
楼 主
[转帖]关栋天 让我唱戏我就开心

昨天,新编舞台剧《关圣》在逸夫舞台首演。戏中关羽的扮演者关栋天,称得上是一位天赋异禀并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。作为成长于京剧世家的名角,唯一一位在金色大厅高唱京剧的“京剧男高音”,首次将“英超联赛”引入中国的成功生意人,横跨戏剧、影视、戏曲多界的艺术家……“杂家”的身份使他气质独特。从排练场上下来的关栋天,亲切、可爱、真实,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戏剧人生。
    
1  回首入行  遗传父母的好嗓子

    
    说起入行,关栋天最感谢父母,“我父母都有非常好的艺术修养,带给我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,比方说我的嗓子。”小时候,关栋天常去父母单位玩,当年站在幕后看父亲唱戏的小男孩从没想过,自己也会入这行。别的京剧演员10岁拜师,关栋天15岁才开始学习。“刚开始也是学着玩的,不过京戏有它的魅力,一旦喜欢就会终身喜欢它,而且我的遗传基因也不错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对京剧演员来说,变声期是艺术生涯最重要的关口。关栋天刚学戏时,嗓音变得又粗又哑,父亲知道,儿子的变声期开始了。幼功练得再好,戏学得再多,仓门过不来,几乎就宣告了舞台生涯的夭折。父亲关正明精心指导儿子,不让他跌倒在起跑线上。“我那段时间基础打得好。父亲训练我对声音、气息的控制,对所有有关声音声带的把控,我真的很感谢父亲。”与生俱来的灵气、悟性,练功的勤奋和父亲的悉心培养,让关栋天有了一个音色醇厚,高、中、低三个音域极宽广的好嗓子。
    
    说到父亲,关栋天眼中闪动着泪花,“生活上他是我的父亲,艺术上他是我的老师,可以说,没有关正明就没有关栋天。如果说我艺术上还有些成就,我认为95%都来自我父亲。”
    
    1981年,父亲的好友、谭派传人谭元寿到关栋天的家乡武汉,在当时的湖北剧场演了一出传统戏《打金砖》。关栋天被这出唱做并重的好戏吸引,求父亲带他去见元寿老师,想学这出《打金砖》。谭先生给他提了个要求:“我可以教你,但不希望你一招一式都墨守成规。”谭先生利用武汉演出间隔,把《打金砖》传授给了关栋天,按老一辈演员的习惯,教戏不过是“说戏”,传个神韵,将学生领进门。之后,平地、桌子、高台、抢背、吊毛、倒扎虎成了关栋天的家常便饭。苦练中,《打金砖》成了关栋天的看家戏。1981年11月25日,他在上海以一出《打金砖》压轴一炮打响。
    
    “《打金砖》我演了100多场,摔了100多场。很多人说我只会唱新编戏,传统戏不灵,其实是个误解。搞原创剧目,没有良好的扎实的传统戏基础,是不可能的。”关栋天说。
    
2  忆苦经商  在香港的艰难岁月

    
    1984年调入上海京剧院后,关栋天先后排了《乾隆下江南》《潘月樵传奇》等新编京剧。1990年初,关栋天抽身梨园,去香港投身经商。
    
    关栋天说,刚到香港时很苦。“苦成什么样?我举两个例子。妈妈1992年随上海昆剧团路过香港,我把妈妈接到家里。我妈后来跟我讲,跨出我房门的一刹那,眼泪掉下来了。她没想到儿子住在这样的房间里。”关栋天回忆,香港是个多雨的城市,他们住的房子,外面下大雨,里面就会下小雨。有一次,正好上海有事,关栋天赶回上海,周玖一人在家,边含着眼泪拿着锅碗瓢盆边接雨。“香港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苦、最难的时候。我们挺过来了。这个过程,过完了觉得挺好,但在过程中确实很苦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关栋天有很强的语言天赋,他说自己的母语是武汉话,现在能说流利的上海话,还能说粤语,英语也能说一点。“我的英语水准是走遍天下都不怕,至少不会迷路。”正是这种语言天赋,帮关栋天渡过了刚到香港时的难关。
    
    “初到香港,我曾11个月1分钱都没拿到过。那时就靠给粤语的电视剧、电影配音,配成普通话。配音对我来讲不难,我可以同时配一个警察一个小偷。”关栋天说,“配音的钱不够,就翻译剧本。边看录像带,边翻译对话。在香港,时间就是金钱,配得越多,钱越多,而且要又快又好。”
    
    “出去拼搏、闯荡的这段经历,对我日后在舞台上表现人物,有很大帮助。”关栋天很感谢这段经历,“我算是个吃过大苦头的人。回头来看,波折、坎坷都是财富。”
    
3  笑谈回归  戏唱得最好的生意人

    
    关栋天说自己投身商海纯属“混饭吃”,但那些年没有完全放下上台演戏的念想,9年后的1999年,正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。应上海京剧院之邀,关栋天回来参演国庆献礼剧目《贞观盛世》,与尚长荣老师对戏,演千古明君李世民。一位自称“等了9年”的观众,连续看完两遍戏后惊呼,关栋天台上未见生疏,扮相还是那么俊朗,嗓音还是那么高亢,韵味还是那么醇厚。其实令关栋天最高兴的是,很多家人和朋友说,9年后的关栋天越来越成熟了,而且还在进步。
    
    “那些年,我也并非天天练功,我这个人比较懒。”关栋天开玩笑说,“有人曾说我是典型的反面教材,因为叫京剧院的演员们练功,他们常说,关栋天从来不练,从来不吊嗓子,不照样在唱,为什么非要我们练?其实我挺愧疚的,人们说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,我觉得我似乎违反了艺术规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2002年,上海京剧院开始排《廉吏于成龙》,这一排,关栋天再也没停下来过。“我本来和朋友合伙开了公司,这一来,不可能两全其美。2004年,想想就把有关生意的事都结束了,做一个彻底的无业游民,有戏就唱戏。”关栋天笑称自己是个“不成功的生意人”,但“做生意的人里,唱戏唱得最好;唱戏的人里,生意做得最好”。
    
    这几年,关栋天一点不闲,做了不少想做的事,从京剧到话剧、歌剧、电影、电视剧都拍了,还为周立波策划了“海派清口”。“现在,周立波的朋友里最了解他的就是我了。”2005年,关栋天开始为周立波动脑筋。2006年,他劝周立波重出江湖,“他的气质很特别,我告诉他,回来做海派清口肯定比在商场里沉沉浮浮好。‘海派清口’这个名字是大家一起想的。‘清口’出自‘卖口’,卖口好,就是讲得很好。我不要求他讲其他的,就讲正儿八经的事,而且一个人讲。”
    
4  抱愧妻子  银婚那天补拍婚纱照

    
    在关栋天眼里,太太周玖是位“资深美女”。说起和周玖的故事,关栋天用一句“说出来你肯定不信”来总结,“我们结婚28年,认识30年,没有两个人正式下馆子吃过顿饭,我没送过一朵花给她,没单独看过一场电影,没单独去逛过公园,没单独去喝过咖啡,我连生日礼物也没送她过。这几年,她跟我开玩笑说,‘老公,人家生日、情人节都拿着一大把花。’我就说,我人都送给你了,啥都给你了,还要啥。”关栋天笑称自己是个极不浪漫的人,“我和周玖是到银婚纪念日那天,才去补拍了婚纱照,那次她真的很开心,我们还做了个银婚纪念。”
    
    关栋天和周玖是对患难夫妻。“周玖认识我时,我还在跑龙套,说明是我的真诚打动了她。”1984年11月,关栋天从武汉京剧团调入上海京剧院。1999年,夫妻俩买下现在居住的公寓,并正式安家在这个城市。关栋天在香港从零开始时,妻子周玖依旧陪伴左右,陪他渡过难关。关栋天演出,周玖一定到场,坐在台下。
    
    关栋天说自己“生活平淡,但挺自在”,1994年到现在没进过夜场合,酒吧、夜总会和他无缘,“晚上有朋友来家里,就磕磕瓜子、聊天、喝茶、看电视。”
    
5  出演关圣  开演前沐浴更衣拜关公

    
    今年国庆,关栋天只休息了一天,加班加点排《关圣》,对于是否能吸引新老观众,他很有信心。
    
    按中国戏曲的习惯,演关公的演员,出演之前都要斋戒、沐浴更衣,拜完关公才开演。关栋天平时爱吃肉,演一场《关圣》体力消耗极大,关妈妈担心:“斋戒的话,能撑得住吗?”蛋白质的摄取对嗓子很重要。关栋天和母亲商量的结果是,沐浴更衣一定要,斋戒就算了。“我要是唱到一半唱不动,关老爷不会饶了我的。"
    
    关栋天把自己比喻成癞蛤蟆,“浑身是毛病”,“前阵子脚趾甲顶翻了,拔掉。刚好点,腰伤了。这两天嗓子又进了东西,咳也咳不出来。刚好点,膝盖又不好了,圆场也走不好。这叫历经磨难,我老婆对我讲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……’我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。”关栋天说,有些事逃避不了,只能面对,垂头丧气也是面对,开开心心也是面对,总要想方设法把逃不掉的东西做好。
    
    “应该说,我对唱戏比较有自信,一上台就自信,从我登台那天起到现在,就不知道什么是紧张,觉得让我唱戏我就开心。”关栋天说。












日期:2009-10-18 作者:王瑜明 来源:新民晚报
TIME: 2009/10/18 17:00:59  IP: 61.151. * . *
行到水穷处
坐看云起时

   

 页次1 / 1 页 共1 条记录 10 条/页 分页:9 1 :转到  



执行时间:31.250 Ms. 数据查询:12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