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ail:wang1205@eastday.com
» 访 客登 录注 册找 回 密 码风 格面 版设 施帮 助
网站站论坛欢迎您!
您的位置:栋天福地 8 关栋天艺术论坛 8 媒体报道 8 我是一个幸运的演员

您是本帖的第 726 个阅读者 ┆
贴子主题:我是一个幸运的演员  
满天星斗
 
论坛版主
等级:论坛版主
头衔:天格格
帮派:未定义
金钱:301
发帖:74
Y 币:0
状态:性别:女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3 个月 20 天 6 小时 41 分 18 秒
注册:2006/9/29
楼 主
我是一个幸运的演员

  
说起唐太宗,人们往往会想起《步辇图》中那个身材高大、威猛庄严的一代帝王。而在京剧《贞观盛事》里,唐太宗则是一个举止潇洒、幽默大度的人。这个人物赢得了观众的喜爱,他的饰演者著名京剧演员关栋天也因此获得交口称赞,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、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、第11 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等多项艺术大奖。 

关栋天目前并非上海京剧院职业演员,他经营着一家商贸公司,手持的是香港护照。并且,他不是科班出身,从未进过专业艺术院校学习,在排演《贞观盛事》时已离开舞台好几年。那么,他为何与京剧有这样深厚的渊源?为何能有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?关栋天对此的回答是:我是一个幸运的人。 

我幸运,我的父亲是我的老师 

关栋天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,父亲关正明是武汉京剧团著名老生演员,母亲李蔷华也是一位著名的程派京剧演员。但开始关栋天并未学戏,因为小时候正值文革时期,文艺舞台一片凋零,戏曲艺术因帝王将相戏、才子佳人戏而遭批判,他父母都被视为牛鬼蛇神,被揪斗,关牛棚,戏当然是演不成了。 

学戏纯属偶然。文革后期,他父母虽被解放,但也无戏可演,整日在家闷坐。也许是父亲太郁闷了,一个冬夜,父亲把关栋天叫到跟前说:我唱两句给你听听。那时只能唱样板戏,父亲就唱了《智取威虎山》中少剑波的朔风吹,林涛吼……,唱了两遍,让关栋天说哪里不一样。关栋天感到茫然,父亲便细细给他讲吐字、运腔。从这以后,每天晚上,父亲都在那里轻吟慢唱,讲解戏文,关栋天坐在小板凳上,当一个忠实的小观众。 

我的学戏生涯就从那晚开始。关栋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充满深情。听着听着,他喜欢上了京剧,迷上了京剧。然而,学戏对于他来说起步太晚,因为他已是十五六岁的少年,而且,还面临着如何渡过变声期这道难关。所幸的是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,他顺利地度过了这道难关。当时父亲主要训练我嗓子的韧性和弹性,他告诉我一个演员的嗓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都要保持最佳状态,这就要靠自己的功力。 

为了给他打下坚实的基础,父亲还请来同行朋友,为关栋天说戏。1981年,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到武汉演出《打金砖》,关栋天一看就喜欢上这出戏,执意让父亲出面请谭先生教自己这出戏。谭先生说:戏我可以倾囊而出,全教给你,但你不必全部照搬戏,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发挥。关栋天听后一震,初次领会到京剧艺术在继承中如何创新的问题。在此后的艺术实践中,他一直按照谭先生的话去做。 

众多名家的指点使关栋天进步很快,粉碎四人帮之后,文艺舞台开始复苏,关栋天也成为武汉京剧团的一名演员。但他艺术上的飞跃则是在1983年。那年剧团开始承包,父亲带他去苏北一带演戏,四个多月演出七八十场,每次父亲都是把他推到前台。演出时父亲站在台口,用笔记下他在舞台上的不足之处,下戏后便进行改进。这样,他的技艺在大量的舞台实践中一步步提高。直到现在,父亲仍在台口看他的戏,记下他应该改进的地方。排《贞观盛事》时,父亲给他提出许多好建议,在唱腔、表演上给予指点。一般戏曲演员谈起自己的老师,总爱说:亦师亦父,意思是老师像父亲一样关爱自己;关栋天则恰恰相反,亦父亦师,父亲像老师一样教育自己。 

我幸运,我能与尚长荣配戏 

仿佛是命中注定,关栋天与上海有不解之缘。关栋天第一次与上海结缘是在1981年11月。他所在的武汉京剧团到上海演出,在《文昭关》里父亲有意演上半场,后半场则交给他压大轴。这样做很有风险,因为上海观众谁也不知道他。团长开初不同意,耐不住他父亲的软硬兼施,答应只试演一场。结果那场演出只卖了四成票。但当晚的演出却炸了窝,谢幕多次。上海的戏迷在问:从哪儿来这样一位演员?演得这样好。于是安排加演。以后的演出竟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,等票的观众早在演出前三四个小时就聚在了剧场前。 

1983年关栋天在父亲的带领下第二次到上海演出,连演了《打金砖》、《红鬃烈马》、《战太平》、《四郎探母》等几出传统戏。那次,上海认可了关栋天,接纳了关栋天。1984年他调入上海京剧院,在年底上海举行的中青年演员调演中他获得大奖,迈入他艺术上第一个高峰期。 

然而,就在他事业如日中天时,他却离开了心爱的舞台。上世纪80年代末,戏曲十分不景气,演出少、观众少、新戏更少。而就在有限的新戏中,他也无缘自己所倾心喜爱的角色。就在那时,他在一次演出中受了伤,颈椎错位,至今一到阴雨天后背还隐隐酸疼,关栋天对艺术前景感到惶惑,当时经商风潮涌起,他便下了海,到香港经商。 

1999年,上海京剧院排演《贞观盛事》,而此时的关栋天离开京剧舞台已有多年。但他几乎毫不犹豫地答应扮演李世民,并迅速地回到舞台,焕发出新的艺术活力,成功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。促使关栋天那样快地进入角色的原因是什么?关栋天说:是戏缘。对京剧的热爱使他渴望回到舞台再展身手。另外,一个重要原因是尚长荣的德艺深深打动了他,能给尚长荣老师配戏我感到很幸运。 

1994年上海京剧院赴台演出《曹操与杨修》,曾邀请他饰演杨修一角。那次与尚长荣老师合作让关栋天感受到一种艺术上默契配合、相互交融的幸福。因此,有机会能与尚长荣老师搭档,他欣喜异常。用他的话来说就是:我怎能拒绝这种幸福。从1999年起,他除了与尚长荣在《贞观盛事》里搭档,之后还陆续合作演出了《将相和》、《满江红》等传统戏,前不久又合作排演了新戏《廉吏于成龙》。 

关栋天说:我母亲曾告诉我,要学好戏就一定要不断地与好演员一块儿演出,这样你才能进步。我与尚老师配戏受益匪浅,他有梨园世家的出身,加上他的艺术天赋、表现手段,不让人物在舞台上空起来,他在台上是用文化修养在演戏。我能有机会跟这样不凡的演员合作,多幸运啊。 

我幸运,赶上了一部好戏 

谈到《贞观盛事》中唐太宗的塑造,关栋天感受颇多。他说:一个演员一生能赶上这样一台戏,塑造一个舞台上没有过的艺术形象,而且得到观众认可,这种机会多难得啊!我很幸运地赶上了。 

关栋天塑造的唐太宗,英气勃勃。既有帝王风度,又有风趣幽默的平民色彩。关栋天把唐太宗在打马球时的强健、到国舅府赴宴时家人般的随和、在金殿处理国事时的庄严等不同侧面表现得恰如其份;对魏征进谏的恼怒,以及此后的自责等心理变化表现得富有层次,揭示了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。他的演唱音域跨度大,声音明亮,韵味十足,极富感染力。 
对于专家和观众的首肯,关栋天认为,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,离不开大家的帮助。当然也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有关。比如,在离开舞台的日子里,从生活中也学到了许多在舞台上学不到的东西。 

关栋天说起初到香港的一段往事:没有钱,租住在一间只有八九个平方米的小屋,天再热也不敢开窗户,因为外面便是垃圾场;谁也不认识自己,没有谁把你当艺术家、当角儿,到了香港票房聚会,是我给别人倒茶,因为我是年轻人;为了省下一元多钱的车钱,每天走路上下班……关栋天说:在这几年中,我生活上有了新的积累,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,这使我重返舞台后,塑造人物时能有更多的心理体验,表达出更丰富的思想感情。 

关栋天说,演员就是这样,为了上戏,其他的可以全然不管不顾。我做生意本来就不是一把好手,为了戏就更不会去想自己公司的经营了。我还是愿意全心全意地去演好戏。 

其实,关栋天幸运的不只是拥有一位好父亲,一位好搭档,一部好戏,他还遇上了一位好妻子。他的夫人是他在武汉京剧团跑龙套时认识的,人长得美,心地也很善良。跟他到香港白手起家没有怨言,他一演戏顾不上经营也不怨他。关栋天说:我们是患难夫妻,我的生命中有她真是幸运。
 
关栋天说,我的幸运不仅仅是这些,还有关心我、重视我的上海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京剧院的领导,还赶上经济发展、文艺繁荣的大好时期。我只有排出更多的好戏,来报答大家。
TIME: 2006/9/30 13:56:01  IP: 60.211. * . *
冷月愁锁绿窗寒,夜色未阑梦已阑。自恨心有千千结,空嗟怨  人生欲得知音难!!!

   

 页次1 / 1 页 共1 条记录 10 条/页 分页:9 1 :转到  



执行时间:29.297 Ms. 数据查询:9次